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老糖友脚 “黑化” ,中西结合放大招!

河南健康网 2025-04-30201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足者常乐,爱脚者长寿。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经久不愈的足部破溃,也就是糖尿病足,更是让人恐惧,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过去,下肢血管堵塞的患者常常要面临截肢的命运,而且截肢后伤口无法愈合的话,还要多次截肢。“太谢谢了医生,成功帮我保住了一条腿!”49岁的孙先生为何如此惊呼? 

  近日,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与外科密切配合,帮助一名膝下动脉闭塞的糖尿病患者免受高位截肢之苦。  

  家住商丘的孙先生(化名),患糖尿病多年。起初是足趾有个水疱,破损后出现足趾溃烂等情况,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效果不佳,且出现足趾坏死脱落等情况。孙先生来到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二病区副主任侯浩强认真诊察,问询病史,查看患者相关检查报告后,结合患者实际,侯浩强与外科专家进行病例讨论,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行右侧股浅、胫前及腓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右足2趾切除术+足底扩创VSD引流术。 

  在与孙先生及其家属详细沟通后,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完备的术前准备,内分泌二病区、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密切配合,为孙先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康复过程中,中药汤剂和中医特色疗法帮助孙先生更好地恢复。一周后,孙先生恢复良好。“太谢谢了医生,成功帮我保住了一条腿!”出院之际,孙先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损伤和血液病变引起的足部皮肤及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致畸、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足的发生主要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部感染及损伤有关,严重者可导致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糖尿病病友的双脚如果出现以下3个表现,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先兆,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拖成可怕的糖尿病足。

  01干而无汗表现:足部皮肤瘙痒、干燥、无汗,有皲裂,胼胝体形成;下肢肌肉萎缩,足部畸形等。

  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发生糖尿病足的重要导火索之一,45%~60%的糖尿病足溃疡主要由神经病变所致。

  02下肢麻木表现:双下肢麻木,伴有针刺感,烧灼样感觉异常,行走时有蚁走感。

  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

  03足部发凉表现:足部皮温下降,足部发凉,足背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色素沉着,可合并间歇性跛行症状,会出现静息痛。提示:下肢血管病变表现据统计,约24%的糖尿病足溃疡由单纯下肢血管病变所致[1]。

  当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后,极小的外伤或者自身免疫力低的时候,就可能导致足部皮肤破溃,感染,溃疡,坏疽。

  如果糖友出现了糖尿病足,要及时治疗

  1. 控制血糖。发生糖尿病足最根本的原因是糖尿病,故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

  2.调整全身代谢。很多糖友除了血糖高外,可能还有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这些疾病也不利于创面的愈合,需要调整全身代谢情况。

  3.保证血供。糖尿病足创面本身的病理基础是血管供血不足,进行治疗要尽可能恢复血供,可行常规的内科治疗,一般以扩张血管、抗凝溶栓为主。但如果主要的血管堵了,可以做介入治疗,在血管中放置支架将它撑开。 

     4.保护受损的神经。神经损伤也是糖尿病足病理变化的关键,可以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来保护受损的神经。

  5.及时清创。患者出现创面后,要及时进行清创,即将创面的脓液和坏死组织及时清除掉,之后再利用一些方法来加速创面愈合。感染难以控制的患者可行截肢以保全患者性命。

  6.加强营养。一些糖尿病足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治疗时还要加强营养,使患者整个身体机能能够适应创面的生长,加速创面的愈合。

  “预防重于治疗”

  由于糖尿病足治疗费用高昂,所以从预防入手将会为患者省下大笔治疗费用,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制血糖,重中之重。家庭自备血糖仪,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戒烟戒酒,合理控制饮食。

  适当运动。对于轻度的糖尿病足患者,适当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慢跑,可减轻体重,减轻足底压力。

  穿合适袜子和鞋子。穿浅色袜子,鞋子选择透气性能良好,宽松、圆头、厚底的舒适休闲鞋,穿鞋之前务必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防止足部划伤或磕伤,禁止赤足行走。注意足部的清洁。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减少感染的风险,因此养成每天泡脚习惯,注意水温不能超过40℃,洗完脚不要用力擦拭脚趾,轻轻擦干净即可。修剪趾甲时,注意防止剪伤皮肤软组织,趾甲不宜太短。注意足部保暖。  

  在冬季,需注意足部保暖,防止足部干裂、冻疮发生,不能直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捂脚,以免引起足部皮肤烫伤,加速糖尿病足的发生。

  学会自我检测。注意检测足部温度变化和感觉异常,若皮温降低或者出现足部感觉异常,需至医院进一步检查。

  来源: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