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为减肥猛练3天,肌酸激酶飙破2万!运动别踩这个坑
不少家长都希望让孩子通过运动减掉多余体重,小宇(化名)的父亲也不例外。13岁的小宇身高175cm,体重已达80kg,开学前,小宇的父亲陪着他进行了高强度训练,希望能快速减脂。然而谁也没想到,短短3天的 “魔鬼训练” 后,小宇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浑身肌肉酸痛,还发了低烧。
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小宇的心肌酶指标异常升高,尤其是肌酸激酶(CK)竟超过 20000U/L(正常参考值约 50-310U/L),医生初步怀疑是心肌炎,紧急转至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
经过详细检查,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心血管内科医疗团队排除了心肌炎,最终诊断为不当运动引发的良性肌炎。经过 5 天的对症治疗,小宇的症状逐渐消退,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
这个案例让不少家长揪心:孩子运动减肥明明是好事,怎么会伤了身体?看似普通的肌肉酸痛,背后可能藏着哪些危险信号?
为什么猛练会练出 “肌炎”?
人的肌肉细胞就像一个个精密的 “小工厂”, 肌酸激酶(CK)是其中负责能量代谢的关键酶。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等组织中,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含量较低。过度运动或不规范动作会使肌肉过度地牵拉、挤压或撕裂,导致肌细胞膜破裂,引起血液中CK水平飙升。
像小宇这样的青少年肌肉发育尚未成熟,突然进行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高强度运动,肌肉纤维会出现大面积微损伤。尤其是平时缺乏运动的孩子,肌肉对突然增加的运动量耐受性极差,容易引发良性肌炎,严重者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良性肌炎有什么表现?
区别于心肌炎(病毒感染等引发的心肌炎症),良性肌炎主要是肌肉本身的损伤。典型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运动后24-72小时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尤其是小腿、大腿等大肌群;
2.伴随乏力、低热,部分孩子会出现恶心、呕吐;
3.尿液颜色变深(像浓茶色),提示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
4.心肌酶中CK显著升高,但肌钙蛋白等心肌特异性指标正常。
这些运动 “雷区”,家长一定要避开
假期是孩子运动的黄金期,但错误的运动方式可能适得其反。家长尤其要注意这几点。
1. 盲目追求 “快速减肥”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周体重下降不宜超过 0.5-1kg。像小宇这样通过高强度训练 “突击减肥”,不仅容易损伤肌肉、关节,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
2. 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运动强度应遵循“10%原则”:每周运动强度或时长的增加不超过10%。比如平时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下次可增至33分钟,避免突然加量。
3. 忽视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
持续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肌肉剧痛,按压时加重,影响行走;
尿液颜色明显变深;
头晕、心慌、出冷汗。
科学运动,记住这3个关键词
1. 个性化计划
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体能基础制定方案。肥胖儿童初期可选择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增加强度。
2. 充分热身与恢复
运动前花10-15分钟做动态拉伸(如高抬腿、弓步走),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和放松。建议每天保证8-10小时睡眠,让肌肉得到修复。
3. 搭配合理营养
运动后30分钟内补充蛋白质(如牛奶、鸡蛋)和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约1.5-2升),帮助肌肉修复和代谢废物排出。
结语
运动不是“冲刺跑”,而是“持久战”。家长要做的不是逼孩子 “猛练”,而是帮他们养成可持续的运动习惯。如果发现孩子运动后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排查。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护理引领科普 健康点亮生活 | 河南省肿瘤医院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启幕
- “黄金3分钟”跑赢死神,他们抢回了一条命
- 上下个楼大腿根老被“卡一下”又疼又酸,这是咋了嘛?
- 数智技术赋能髋关节翻修,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人工关节翻修科成功开展巨大骨缺损翻修术
- 第二届中国骨科教育大会骨科机器人技术全国推广活动周(郑州站)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顺利举行
- 守护“夕阳红”:别忽视老年人的“心灵感冒”
- 孩子身上的“小疙瘩”,可能暗藏大秘密
- 开学季孩子站着突然晕倒?这些救命知识家长必看
- 13岁少年为减肥猛练3天,肌酸激酶飙破2万!运动别踩这个坑
- 手术室里的圆满:一场跨越两年的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