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医校携手深耕本草 聚智赋能中医药传承——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举行“伤力草研究”技术开发合同签约仪式

黄兴华 田林玉    2025-09-113966

  秋阳正好,菊桂初香。9月9日上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烈,一场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医校合作盛事在此启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伤力草的物种鉴定及质量标准研究”技术开发(委托)合同签订仪式正式举行。市三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孝峰携班子成员全程参与,梁园区副区长杨枫应邀莅临,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食同源中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涛、管理学院院长刘继刚等专家团队专程到场,多方齐聚,共同见证这场“以科研唤醒本土药材、以协同赋能中医药传承”的里程碑时刻。

  守正创新:为本土本草“正名”,破解传承发展之困

  上午10时30分,主持人、市三院党委委员赵颖以清晰的节奏介绍到场领导与嘉宾,签约仪式正式拉开帷幕。商丘伤力草作为生长于豫东大地的传统草药,因民间“缓解劳损、强筋健骨”的验方广为人知,却长期因物种基源模糊、质量标准缺失,制约着其向现代医药产品的转化。开展伤力草的物种鉴定与质量标准研究,不仅是回应民间需求、守护传统医药文化的责任,更是以科学手段激活地方本草资源、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作为活动主办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以“服务地方健康、推动医学进步”为使命。王孝峰院长在致辞中开宗明义:“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地方特色药材的开发,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伤力草作为商丘地区特色药用植物,承载着群众的健康记忆与文化认同。此次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合作,正是医院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深化产学研融合的具体实践。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医校协同、传承创新'的中医药发展新模式。”

  多维赋能:医校企联动,共绘中医药发展新图景

  河南中医药大学作为河南中医药领域的顶尖学府,在中药资源研究、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药学院药食同源中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已收录的药食同源物质中,约30% 的地方特色草药因基源不清、标准滞后,尚未实现规模化开发。商丘伤力草的研究,正是我们针对这类“沉睡资源”的精准发力——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物种身份,用多组学分析解析有效成分,最终建立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的全链条质量标准,为其进军药品、保健品市场铺平道路。

  梁园区副区长杨枫的致辞则传递出地方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伤力草不仅是一味药材,更是具有梁园特色、商丘标识的一张“名片”。此次医校合作,既是高校科研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的“双向奔赴”,更是我们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梁园区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推动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民生、带动发展。

  笔落千钧:一纸合约,开启传承创新新征程

  11时,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孝峰与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食同源中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涛走到台前,在合同上郑重签下名字,笔尖落下的瞬间,掌声如潮;梁园区副区长杨枫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继刚作为见签人,上前与双方握手致意——这一握,握的是合作的诚意;这一纸,载的是中医药传承的重任。

  “今天的签约,是‘约定’更是‘责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继刚的话掷地有声,“我们不仅要把伤力草的研究做深做透,更要以此为样板,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维度探索,让研究成果既‘上得了书架’,更‘进得了药店’,真正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把疗效送到百姓心坎里。”

  从民间验方到科学验证,从地方草药到产业资源——这场看似普通的技术开发合同签订仪式,背后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是医校合作服务民生的温暖注脚,更是“守正创新”这一中医药发展核心理念的鲜活诠释。随着伤力草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份“本草之约”终将结出惠民之果,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文/ 黄兴华 图 / 田林玉 )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