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乖宝宝”,在外“问题学生” 孩子为啥有两副面孔?
家长1
孩子在家表现很好,可老师总说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2
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不老实”,喜欢举手,但站起来却不回答问题,但我觉得孩子没什么问题。
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门诊的诊室里,每周都会有家长带孩子来咨询,孩子在学校是“问题学生”,在家却秒变“乖宝宝”,一些家长既疑惑、又无奈,甚至怀疑老师的判断,只好来医院寻求答案,露露妈就是其中一员。
露露在父母眼中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能积极完成作业,主动阅读、做手工,喜欢和家长分享见闻,不仅善于社交,随机应变能力也很强。一家人对露露非常满意,但是老师却反映露露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还干扰其他同学。老师讲课他插话、接话茬,小动作特别多,和同学间的关系也不融洽。
“学校老师不止一次建议,让我带孩子来医院检查。此次就诊是想来看看真是孩子问题吗?”露露妈有些无奈。
为露露进行体格检查、心理评估等,综合判断其为具有“A娃特质”的孩子。
“A娃”和“A娃特质”要分清
“A娃”通常指的是具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特质的孩子。该病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产生显著影响。
医生解释,像露露这类具有“A娃特质”的孩子,是存在一些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但没有达到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A娃特质”的两幅面孔
在家是乖宝宝
孩子在家表现好可能和融洽的亲子关系有关,家中的书籍、玩具及日常活动是根据孩子喜好准备的,父母也会根据孩子要求进行调整,他们很容易接受,往往表现很好,也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宝宝。
在外是“问题小孩”
到了学校后,尤其是升入小学后,学习方式从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输入,这种学习方式对于“A娃特质”的孩子来说变得尤为枯燥乏味,恰恰他们对枯燥、无聊的忍受度又非常低,这就容易导致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截然不同。
这类孩子的挑战和困难除了与本身的特质有关外,主要受环境的影响。也有可能他们在家是“问题小孩”,在学校能很好跟老师沟通,变成乖宝宝。简单来说就是谁能让他高兴,他就可以跟着谁的节奏执行。
家有“A娃特质”孩子咋办
家长要主动和老师沟通
家校沟通要达到一个目的:把养育孩子的“特别方式”告知老师,比如孩子在哪些特定环境下表现较好、擅长做什么,哪些是他的情绪禁区。
家长沟通时不要只告诉老师“我家孩子属于‘A娃特质’”,把管理孩子的责任推卸给老师。班级中有很多孩子,老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适合“A娃”及具有“A娃特质”的教育方式。
执行功能训练
家长可以通过执行功能训练提高孩子的执行能力,医生会根据孩子情况给出训练指导。
家长可以在白纸上写数字,把数字的打乱顺序,让孩子按照顺序重新排列,数字可选用1—25,小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少一些数字,孩子排列速度越快注意力越好。后期可以根据孩子接受程度不断增加难度,如汉字+数字、形状+数字、颜色+形状等。
让孩子感受到爱和陪伴
孩子不愿意学习是正常的心理状态,没有人愿意长时间忍受枯燥乏味的学习,尤其是“A娃”及具有“A娃特质”的孩子。让学习内容变得有趣,或者孩子达成短期目标,及时给予奖励或者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和陪伴,他也是愿意的。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