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疾病资讯

疾病资讯

康复中的孩子,妈妈该如何爱你?

河南健康网 2023-10-19513352

  偶然间听到两个康复孩子的妈妈在聊天,一个妈妈说:“我现在能理解老师的深意了,就是要坚定一些,该孩子做的就让他自己来。陪课的时候我基本不说话,老师需要配合的时候我再去,不着急带着他做,反而效果会好很多。”另一个妈妈回应说:“就是啊,既然来康复,那就要调整自己原来那一套带养的方式,慢慢来才能稳步前进!”

  我听到她们的对话,内心既欣喜又感动,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特别是陪伴孩子康复的家长,面临孩子不同程度的病痛和发育问题,学会如何正确带养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那么在康复中,家长们该如何调整呢?

  1. 保持稳定的情绪

  带养者的情绪会影响孩子每天康复的状态,如果家长一直紧张焦虑,甚至常常打骂孩子,那康复的长期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保持稳定的情绪,并不代表要消灭情绪,康复是一条长期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肯定会有生气、着急、难过等负面情绪,允许情绪发生但不让消极情绪持续太久,比如有时候家长会冲孩子发脾气,但即发即止,吵了几句就停下来,不要喋喋不休,也不要随意打孩子,识别到自己生气的情绪,可以跟身边的人聊一聊,也给自己一小段冷静的时间,然后稳定心态,继续去做当下该做的事情。

  2. 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带孩子康复的家长,常常带有这样的心态:我的孩子生病,已经很可怜了,我要好好照顾他。有时候过度的照顾反而会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比如孩子的手功能比较弱,康复治疗师会要求孩子自己练习穿脱衣服、自主吃饭,家长就要忍住,不能因为孩子做的很慢或者做的不好,就总是想要帮助孩子完成。妈妈们要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慢慢来,可以适度辅助,但不要替孩子完成。

  3. 带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经过康复后能够正常入学,融入一般人的生活。在这之前,妈妈们要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过渡到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孩子要按时睡觉吃饭,规律地生活,学习自己洗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生活中做各种小事,看似简单,但每一次坚持会让孩子学会主动观察环境,对培养专注力也有很大帮助。

  4. 创造沟通表达的情景

  大部分康复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存在表达逻辑不清楚的问题,而自闭症的儿童又常常缺乏沟通眼神。这就要求妈妈们学会抓住孩子说话的动机,随时创造沟通的情景,比如故意拿着孩子喜欢吃的东西或玩具不放手,等孩子有语言表达和眼神时再给他。当孩子有主动沟通意图时,比如要大人帮忙拿放在高处的物品,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及时辅助相应的语言,注意是直接辅助孩子该说的话(比如“帮帮我”、“拿牛奶”),而不是过多询问孩子(“你想干什么”)。

  5. 和孩子一起玩耍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康复中的孩子也不例外,会不会玩游戏也反映出一个孩子认知和社交水平。妈妈们需要做到几步:首先观察孩子喜欢玩什么;然后积极描述正在发生的游戏情景,比如“哇,小刚嘟嘟嘟在开汽车呢”;最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参与进游戏,适当添加更多的游戏情景,比如“妈妈也开了一辆车,嘀嘀嘀,小猪佩奇坐车咯”。还可以增添互动情景,激发孩子的模仿和表达,比如“咚咚妈妈的车撞到小刚的车啦”,孩子可能会感兴趣和妈妈一起玩碰碰车游戏,也可能会拒绝说“不要撞我的车”。如此一来,社交沟通就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发生啦。

  我们的家长在陪伴孩子康复的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如果家长们的心态和对待孩子的方式都在逐渐转变,那康复的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供稿:郑大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杨瑱

编辑:任卫英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