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外牵引技术解决巨大十二指肠肿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创新技术再次荣登国际知名内镜杂志《Endoscopy》
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郭长青、曹新广教授团队在国际内镜领域知名杂志《Endoscopy》发表论文,详细介绍了消化内镜下使用创新性圈套器外牵引技术完成的难度极高的巨大十二指肠球腔内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希望通过展示这项极具挑战性的内镜技术,能够为相关专业医生处理类似具有挑战性的病变提供参考,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接受此次内镜手术的是一位56岁的患者,因间歇性腹痛20天入院。腹部增强CT显示十二指肠球腔内巨大的黏膜下肿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显示该肿块占据整个十二指肠腔,无法清楚地看到病变全貌及范围。接诊医生告知患者需要采取创伤性开放手术——十二指肠切除术,这是外科领域创伤最大且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切除范围涉及六个器官,需要将胰头、十二指肠、远端胃、胆囊、胆总管、近端小肠及部分网膜一并切除,并对相关脏器及管道结构进行重建。因手术损伤大、风险高,术后生活质量也会受影响,患者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十分担心手术会对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愁苦不堪。
几经辗转,患者慕名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善超声内镜检查后,显示病变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肌层完整,提示内镜下切除的可能。在消化内科郭长青教授的指导下,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曹新广主任医师决定对病灶进行内镜下切除。由于肿瘤巨大充满十二指肠肠腔,手术视野不明确,不可能在此状态下进行内镜下手术,因此,曹新广教授重新设计手术方案,尝试用一个创新方式来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在手术过程中,内镜通过幽门观察十二指肠巨大病变,将圈套器通过活检通道套在肿瘤头部,在固定肿瘤头部后小心将其拖入胃腔,随后用剪刀将圈套器鞘部手柄剪断,在保持圈套器在体外牵引状态下先将胃镜退出,这样扩大了下一步胃镜在十二指肠球腔内的操作空间,克服了手术视野不明的难题,且圈套器体外牵引相当于“第二只手”,使原本难以执行的手术变得简单高效。最后,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成功切除病灶,经圈套器取出巨大肿瘤(9.5cm×8.5cm),病理结果显示为十二指肠布氏腺瘤。术后3月随访,胃镜检查证实伤口已完全愈合,无病变残留,患者无不适症状。
应用这种便利而巧妙的创新方法完成了高难度的巨大十二指肠病变内镜下切除,避免了创伤性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需要 ,展示了消化道内镜超级微创技术的优势,为消化道相关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一创新性的技术成果在《Endoscopy》发表,充分展示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高超和娴熟的技艺。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南宁理工学院学子三下乡 乡村振兴开新篇 文旅扶贫结硕果
- 三声部民歌里的坚守与传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
- 关节痛,迈不开腿,开封市中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助您科学减重!
- 全国颈性眩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多学科专家共话颈性眩晕诊疗新进展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如何吃出健康 餐盘里面有答案
- 护理引领科普 健康点亮生活 | 河南省肿瘤医院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启幕
- “黄金3分钟”跑赢死神,他们抢回了一条命
- 上下个楼大腿根老被“卡一下”又疼又酸,这是咋了嘛?
- 数智技术赋能髋关节翻修,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人工关节翻修科成功开展巨大骨缺损翻修术
- 第二届中国骨科教育大会骨科机器人技术全国推广活动周(郑州站)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