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如何让孩子更好康复?家长做好这些很重要

河南健康网 2023-11-13191715

  小帅是一个4岁半的孩子,认知能力落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今年6月份,他被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得知积极治疗很大可能帮助他达到同龄孩子的水平后,小帅的家长决定带他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刚被确诊时小帅妈妈每天都很焦虑,担心小帅以后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只要小帅稍稍表现出不完全配合,妈妈便对其大发脾气,甚至动手。导致小帅越来越不自信,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在众多患儿家长中并不罕见,许多家长在孩子康复治疗过程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 家长稳定情绪,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康复疗效影响很大。有些家长当孩子训练表现好、进步大时就会很开心;当表现不理想、进步不明显时,负面情绪立刻爆发。这种明显的情绪波动会让孩子感到不知所措和焦虑,严重影响孩子的康复训练效果,甚至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家长应该明白情绪的宣泄仅仅是你对孩子现状的无可奈何,你所发泄出来的情绪对孩子的康复疗效并没有任何好的促进。相反,负面情绪不仅会让孩子在学习上受挫,还会让孩子抗拒治疗,甚至导致继发性障碍:心理、情绪障碍以及问题行为的出现。

  因此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的病情,多与其他学习能力强并且有经验的孩子家长进行积极的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从而减轻内心的无助感。其次家长在对孩子的养护过程中,要积极地学习相关疾病知识,多与主管医生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目前状况,制定符合孩子能力水平的康复训练计划。正因为我们的孩子是“慢飞天使”,因此更需要我们耐心引导。

  二、 家长应该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能力缺乏科学认识,总感觉这么简单,孩子应该会。然而,实际上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才能掌握技能。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辅助和支持。在训练过程中,当目标任务孩子完全不会时,在指令发出3-5秒后孩子没有任何反应时家长应该给予完全辅助使其达到目标行为;当孩子有一点基础但不足以独立完成任务时,在指令发出3-5秒后根据孩子反应情况家长应该给予半辅助使其达到目标行为;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目标任务时,则无需辅助。无论是在辅助下完成还是独立完成,家长均应及时地给予奖励,以增加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

  三、 学以致用,方得始终

  家长应该将孩子习得的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学会了某些技能,但仅在特定场景或特定人员指导下才能使用这些技能。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家长应该将孩子桌面教学习得的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在家庭中设置类似的治疗场景,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实践和运用技能。

  总之,家长在孩子康复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稳定情绪、适时的辅助以及将技能泛化到实际生活中等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提升康复治疗效果。让我们家院携手,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供稿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学科 汤新晶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