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不明原因反复发热,竟是因为这个!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然而,当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持续一周以上,且伴有心脏不适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您可能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
不明原因反复发热
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
日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了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春节刚过,32岁的杨先生突然出现发热、寒战症状,本以为是简单感冒,不料自行服药却未见好转,反复发热持续一个多月,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血培养检查呈阳性,应用抗生素治疗后,发热减退,症状有所好转。
过了几天,杨先生又因腹痛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就诊,在入院检查过程中,心脏彩超结果提示二尖瓣赘生物形成、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面对这一情况,肝胆胰腺外科迅速反应,与心脏外科副主任薛亦白取得联系,薛亦白判断杨先生患的是感染性心内膜炎,且瓣膜受损较为严重,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薛亦白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累及心脏的感染性疾病,是指细菌、真菌、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感染心内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心脏瓣膜或房室壁内膜表面,以包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栓在内的赘生物形成为典型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赘生物从心脏瓣膜上脱落,随着血流散播到全身各个部位,“患者刚入院的时候出现的腹痛症状,有可能就是赘生物脱落引起的。”薛亦白说。
在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评估诊断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首先应用抗生素治疗,并进行了为期12天的持续监测与观察。复查心脏彩超,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并未持续增大,且期间杨先生未出现发热情况,各项身体机能也较为稳定,团队便为其施行了心脏瓣膜赘生物清除+瓣膜置换手术。
薛亦白表示,手术的关键在于清除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若清除不彻底,赘生物会继续侵袭瓣膜,稍有不慎便会造成瓣周漏,术后复发风险也较高。
术中探查发现,心脏前瓣、后瓣存在大量赘生物,且赘生物覆盖范围较大,导致瓣膜对合不严,造成关闭不全。团队彻底清除赘生物并进行了瓣膜置换。当前,患者经过对症用药和手术治疗,身体恢复良好。
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早期筛查是关键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凶险,初期症状不明显,死亡率高,要注意预防和早期排查。”薛亦白提醒。
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可伴随寒战、消瘦、乏力等症状。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或者曾做过心脏手术的患者要格外警惕,这类人群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率比普通人更高,而且感冒发烧时身体抵抗力低下,容易给细菌可乘之机。
薛亦白建议,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感冒发烧,降低病原体侵入风险;有基础疾病和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应积极治疗,纠正疾病。
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且持续一周以上,切不可大意,应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心脏外科就诊,进行心脏听诊、心脏彩超、血培养等检查,以排查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旦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措施是抗菌药物治疗,要早期、足量、长疗程用药,疗程一般需4至6周。”薛亦白表示,如果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出现赘生物形成、瓣膜受损等情况,还需考虑采用手术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术后为避免复发,患者应多吃高蛋白和高热量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休息,以促进心脏功能康复;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编辑:田星星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