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冬病夏治”正逢时 三伏将至 趁热打“贴”“

河南健康网 2024-06-204967

  夏天一份力,冬天十倍功

  我们常说“冬病夏治”

  指的是冬天容易高发的疾病

  可以在夏天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治疗方式

  就是“三伏贴”

  三伏简介

  三伏天,介于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付、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

  三伏贴

  “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间,趁人体腠理开泄,以经络腧穴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选择温阳、化痰、平喘、健脾胃和通络止痛的中药制成膏药,外用贴敷于特定穴位,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功效有哪些?

  “三伏贴”可以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及适应人群有哪些?

  呼吸系统疾病:病毒性肺炎的预防和调理、慢性支气管炎、喘、过敏性鼻炎、经常感冒、对冷空气过敏的咳嗽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痛、经常腹胀、便秘、慢性腹泻等。

  各种骨关节痛: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儿科疾病:反复感冒、腹泻、食积、厌食、平素身体虚弱多病、小儿遗尿等。

  妇科疾病:痛经、宫寒、月经不调等。

  亚健康:免疫力低下、畏寒、手脚冰凉、易感冒等阳虚体质人群。

  “三伏贴”有什么注意事项?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前去皮肤科就医;

  4.贴敷期间,戒食易发食物,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慎食辛辣、生冷、海鲜、羊肉、蘑菇等食物;

  5.贴治期间如出现问题,请及时与医生联系复诊。

  2024年“三伏贴”贴敷时间

  从哪天开始?

  2024年“三伏贴”时间:

  共贴敷5次,具体时间如下:

  伏 前:7月6日-7月14日,10天

  初 伏:7月15日-7月24日,10天

  中 伏:7月25日-8月3日,10天

  中伏加强:8月4日-8月13日,10天

  末 伏:8月14日-8月23日,10天

  贴敷地点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0号楼

  中医楼3楼中医科三病区门诊

  来源: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中医科三病区

编辑:郭苏宁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