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付有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研究成果:Sphk1/S1P通路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新策略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郭付有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畅君雷研究团队、台北医科大学Chi-Tai Yeh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子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发表了题为“Sphk1/S1P pathway promotes blood-brain barrier breakdow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through inducing Nlrp3-mediated endothelial cell pyropt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的新机制,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脑出血是中风的一种严重类型,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且治疗方法有限。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会加剧继发性脑损伤,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成为治疗脑出血的关键。研究团队通过病人样本、小鼠脑出血模型和体外细胞实验等,评估了脑出血后Sphk1/S1P的表达水平以及血脑屏障的变化。研究发现,脑出血后脑组织中Sphk1/S1P表达显著上调,与血脑屏障渗漏增加相关。通过药理学抑制Sphk1,可以减少小鼠模型中的血脑屏障渗漏、血肿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结果。研究中使用Sphk1抑制剂PF543和siRNA技术,结果显示抑制Sphk1通过保持紧密连接蛋白功能和抑制内皮细胞的跨膜运输能改善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减轻脑水肿。此外,机制研究表明Sphk1参与血脑屏障破坏系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脑内皮细胞的Nlrp3介导的焦亡有关。这些发现表明,Sphk1/S1P途径在脑出血诱导的血脑屏障破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阻断Sphk1/S1P信号通路可能是脑出血一个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该研究揭示了Sphk1/S1P途径在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破坏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发新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郭付有教授表示,这一发现对于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期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能够验证这些发现并临床转化,最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据悉,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1YFE0204700)的资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冯孟昭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郭付有教授为通讯作者。同时,该团队还获批了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标志着郑大一附院神经外科脑出血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4-07310-4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祝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黄遂柱当选河南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家有小儿骨科疑难患者抓紧预约!杨建平教授将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坐诊
- 这个疾病有了“早期预警系统”,成果入选2024年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 三年行动结硕果 伴飞计划启新程 | 河南省肿瘤医院召开2024年度伴飞计划考核评审会
- 专病专治,开封市中医院痛风专病门诊成立!
- 开封市中医院分泌二病区岳瑞文、王丹、杨瑞荣获“服务之星”称号!
- 院士领衔!肿瘤诊治“国家队”莅临郑州开展大型义诊
- 河南首例!河南省儿童医院成功开展皮-罗综合征小下颌畸形患儿下颌牵引成骨术!
- 【豫见名医】化繁为简——糖友如何做好血糖管理?
- 还在为宝宝检查哭闹发愁?儿童镇静开启无痛检查“睡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