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国庆中秋我在岗!致敬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

河南健康网 2025-10-10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1870

       当国庆与中秋相遇,在这家国同庆的特殊时刻,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有一群身影依然在岗位上默默忙碌着。产房里传来新生儿的啼哭,监护仪的滴答声在病房回响……医护人员用“不打烊”的坚守,将节日的祝福化为对每一位患者的用心守护,为假期增添了别样的温度。

  PART.01产科门诊:双节“孕”味浓

  走进产科门诊,候诊区的双节主题打卡墙格外醒目:国旗纹样舒展,玉兔与圆月相映,将节日的温馨晕染得恰到好处。准妈妈们纷纷与家人合影留念,镜头里既有双节喜悦,也饱含对新生命的无限期盼与美好憧憬。

  猜盲盒环节更是让门诊充满了欢声笑语。盲盒里藏着医护人员精心挑选的礼物:软糯亲肤的婴儿包被、小巧可爱的益智玩具、婴儿指甲剪套盒……准妈妈们的笑颜,为这个双节增添了一份甜蜜的色彩。

  临床营养科主任徐冬梅围绕“孕期长胎不长肉”开展讲座,结合双节期间聚餐多、零食丰富的特点,用接地气的语言拆解孕期控糖与体重管理的关键。从 “怎么吃月饼不升糖”“家宴上如何避开高油高糖陷阱” 等节日高频问题,解答饮食难题,演示控糖食谱,讲解蛋白质与膳食纤维的搭配,帮助准妈妈吃得精准、健康。

  科普讲座后,医护人员与准妈妈们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歌声里,有对祖国的眷恋、对新生命的期待,也有医患之间的温暖联结。

  产科门诊还为准妈妈们准备了专属产检袋,主任们送到每一位建档的准妈妈手中,传递对母婴健康的关怀。

  PART.02东院区产房: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护航”

  10月6日下午4时,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东院区,孕40周5天的经产妇月月(化名)却突遇危急——胎膜破裂、胎心骤降至70次/分!值班医生立刻行内诊检查,宫颈内口处触及条索状搏动物,经验丰富的她瞬间心头一紧,“脐带脱垂,立即启动快速反应团队。”团队火速行动,犹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护航”。麻醉科、手术部、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人员迅速到达产房急诊手术间,展开了一场分秒必争的生命保卫战。

  仅用数分钟,一声响亮的啼哭,融化了所有人心头的紧张。一个健康的男婴顺利诞生,Apgar评分满分!省妇幼医疗团队用成功的守护,为这个特殊的日子送上了一份美好的生命礼赞。

   PART.03妇科病区:为女性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清晨,在妇科内异症专病门诊诊室内,妇科一病区主任张林东提前到岗,他知道假期里不少患者是从外地趁着休息赶来就诊,必须留出充足时间,让她们便于当天返程。

  一位内异症合并多年不孕的患者,在张林东的诊治下,顺利做了妈妈,特地赶来送锦旗。

  门诊结束后,张林东又转战手术室,带领团队成员王丽平、陈岩等共同完成了7台手术,团队精准把控每个细节,为女性健康筑起坚实防线,让安心与健康,成为这个假期最好的礼物。

   PART.04NICU:以坚守为礼,护新生迎国庆

  国庆假期, 新生儿科三病区NICU 的病房里依旧是一片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10月1日当天 NICU 住院危重患儿60余人,其中40余人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

  副院长徐发林、科主任董慧芳带领大家一如既往地细致查房。医护人员加强巡视病情,及时治疗,在假日期间用专业和爱心为新生儿宝宝筑起生命防线。

  假期第一天,夜班医生霍婉莹彻夜忙碌,穿梭于各个病房。新入危重患儿1名,外科转入手术患儿2名,紧急输血2名……不知不觉到了凌晨1点多,再次巡视病房,她发现一名膈疝术后患儿的伤口纱布浸湿,不顾疲惫,立刻为其检查换药。

  每逢假期,也是新生儿科外出接诊高峰。总住院医生王文秀、程慧清协调新生儿科骨干护士,组成救治团队日夜奔波在接诊路上。假期首日接诊5名危重患儿,整个假期共接诊10余名危重患儿。

    PART.05成人重症监护室:以专业与温情守护生命最后防线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万家团圆之际,成人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依然24小时坚守在救治一线。他们以精湛医术和严密监护,为危重患者筑起坚实的生命屏障,牢牢守住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用责任与爱心,让这个特殊的病房同样充满节日的温暖,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PART.06眼科:假日里的“光明守护者”

  10月7日清晨7时,小雨,当整个城市还沉浸在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清晨的静谧中时,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二楼眼科诊室已亮起灯光。眼科主任荣军博已提前一小时到岗,因为当天他要为1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完成急诊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这是一名孕31周出生,出生时体重不足2000g的极低体重儿,因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全而面临失明风险。为不耽误治疗,荣军博主动放弃休假,紧急协调相关科室和眼科值班人员投入治疗。患儿的眼球仅成人指甲盖大小,注药精度需控制在0.05毫升以内。注药顺利完成后,当患儿家长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时,他只是擦了擦额头的汗说:“孩子的眼睛等不起,这是我们该做的。”

  在国庆中秋假期,他连续7天驻守医院,荣军博将个人休息时间压缩至1天,始终奋战在工作前沿。用“坚守”为早产儿的“视”界筑起防线。

   PART.07温情导医:守护“一老一小”的就诊路

  雨天,门诊大楼前上演温情一幕。导医高彩丽遇到一位怀抱幼儿、焦急询问儿童保健科位置的老人。得知科室地点变更且外面正下着雨,高彩丽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去:“没事,阿姨,您不用着急,我们这有雨伞,我撑伞送您去科室吧。”

  从门诊楼到蓓蕾楼,她始终将伞倾向抱着孩子的一侧,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水打湿。这看似微小的举动,是在患者最需要帮助时伸出的援手,体现了医疗服务中最动人的精神。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