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到夏,妇科顽疾的“逆转”之路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我们不仅迎来了炽热,还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治疗机会——“冬病夏治”。这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冬病夏治最早起源于《素问·四七调神论》的“春夏养阳”,并且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形成的一种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它是中医学防治疾病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妇科案例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个典型的冬病夏治妇科案例。患者张女士,35岁,因长期宫寒受痛经、月经不规律以及不孕等妇科问题的困扰。每逢冬季,她的宫寒症状便会加剧,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尽管她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病情反复,让她倍感痛苦和无助。最后寻求中医治疗,经过郑州市中医院院中医师的详细问诊和辨证施治,张女士被诊断为虚寒型妇科病。认为张女士的病情与体质虚寒、气血不和有关,适合采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了解到冬病夏治的理念后,张女士决定尝试这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在夏季的三伏天,她接受了中医的艾灸、针灸和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艾灸选择了三阴交、足三里、关元等穴位,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针灸刺激关元、神阙、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以调和气血、温阳散寒。穴位贴敷则使用了温热、化痰、利湿的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以激发体内的阳气。同时,配合中药汤剂,选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功效的药材,以改善张女士的虚寒体质和妇科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张女士严格按照我们医师的嘱咐进行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善。她减少了生冷食物的摄入,增加了温补食物的摄入,如红枣、桂圆、生姜等。同时,她还加强了体育锻炼,提高了身体的抵抗力。
经过一个夏天的治疗,张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她的宫寒症状明显减轻,小腹不再冷痛,月经也逐渐变得规律。更令她欣喜的是,她的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个人变得更加有活力。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冬病夏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通过运用温热药物和特定穴位的刺激,能够有效地改善妇科疾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中医的治疗理念中,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是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只有顺应自然、因时制宜,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冬病夏治时,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中医带来的健康和福祉。
来源:郑州市中医院
编辑:张凡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南宁理工学院学子三下乡 乡村振兴开新篇 文旅扶贫结硕果
- 三声部民歌里的坚守与传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
- 关节痛,迈不开腿,开封市中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助您科学减重!
- 全国颈性眩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多学科专家共话颈性眩晕诊疗新进展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如何吃出健康 餐盘里面有答案
- 护理引领科普 健康点亮生活 | 河南省肿瘤医院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启幕
- “黄金3分钟”跑赢死神,他们抢回了一条命
- 上下个楼大腿根老被“卡一下”又疼又酸,这是咋了嘛?
- 数智技术赋能髋关节翻修,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人工关节翻修科成功开展巨大骨缺损翻修术
- 第二届中国骨科教育大会骨科机器人技术全国推广活动周(郑州站)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