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解码 科技赋能 国际合作 康复同行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4月11日至14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在河南郑州盛大开幕,同期举办第七届脑瘫基因组联盟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承办,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康复医院、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新乡医学院期刊社《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协办,并得到脑瘫基因组联盟(ICPGC))大力支持。本次会议以“基因解码,科技赋能,国际合作,康复同行”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专业人士共襄盛会,共启儿童康复发展新篇章。
4月12日上午,大会在热烈而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张伶俐,脑瘫基因组联盟主席Richard Wintle,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万申,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社长徐自超,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董子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赵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院院长朱登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术副院长朱长连主持开幕式。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张伶俐致辞

脑瘫基因组联盟主席Richard Wintle致辞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万申致辞

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社长徐自超致辞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董子钢致辞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赵鑫致辞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医院院长朱登纳致辞

郑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河南省妇幼保健院(郑州大学第三属医院)学术副院长朱长连主持开幕式
本次大会针对儿童康复相关内容精心设置了脑瘫及运动障碍康复、神经发育障碍康复、神经影像、高危儿早期识别与干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及辅具应用、儿童重症康复暨慢性意识障碍联盟第二次学术会议、儿童康复相关科研、脑瘫遗传(英文)等1个主会场和12个分会场,特邀国内外著名的康复领域70余名权威专家进行精彩主题讲座,40余位领域专家进行主持,共同分享康复前沿的建设成果。此外,大会还广泛征集相关科研论文,对评选出的90余篇优秀论文(中英文)进行了大会发言或壁报交流。
4月11日上午,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Darcy Fehlings院士进行了Hammersmith 婴儿神经学检查方法的培训,吸引了众多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现场学习氛围热烈而专注。Darcy Fehlings院士在神经科学领域建树颇丰,尤其是在小儿神经学检查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凭借深入的研究见解,详细阐述了该检查方法如何精准评估婴儿早期神经发育状况,对潜在神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关键依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明教授团队全程翻译。

4月13日下午,在脑瘫遗传英文会场举行了“脑瘫相关争议问题中外专家讨论会”,对“基因组学时代背景下脑性瘫痪的定义与边界”进行了深入讨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江伟教授代表中国专家汇报了关于脑瘫定义的修改建议,得到了与会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4月14日,本次会议圆满落下帷幕,此次会议为从事儿童康复相关疾病的临床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了国内外儿童康复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新理念的广泛推广,对提高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精准诊断及防治干预,促进儿童康复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技术突破与人文实践将为无数家庭带来曙光。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在第一届主任委员王军的带领下,围绕儿童康复领域的学术交流、行业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进行换届,朱登纳担任主任委员,积极致力于推动儿童康复领域发展,更好地整合资源,不断吸收国内外儿童康复先进经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使儿童康复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主委单位,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将全力支持专委会各项工作,为专委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