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宝宝呛到了?CT快快来破案!
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为儿童气管较窄、吞咽协调能力弱,并且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将小物件(如坚果、玩具零件)含在口中,易误吸,因此气管异物是宝宝的“隐形杀手”,像花生、硬币、玩具小零件、果冻、坚果、纽扣电池、硬币等通常趁宝宝吃饭、哭闹、大笑时,偷偷溜进气管!导致宝宝突然呛咳、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反复肺炎!
1、如何判断孩子可能呛入异物?
突然剧烈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异物卡在气管)。
脸色发青、无法发声(完全阻塞时可能窒息)。
反复肺炎或长期咳嗽(异物长期未被发现,部分异物较小,症状不明显,易被误诊为“感冒”或“哮喘”)。
2、CT如何诊断气管异物?
CT的高分辨率优势,能清晰显示异物位置、大小及是否阻塞气管,通过CT三维成像(如VR、MPR),立体展示异物与气管的关系(如下图),并且扫描快,能够“快、准”地检测出多种异物,所以是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急诊首选检查。

3、CT检查有辐射,安全吗?
现代儿童专用CT辐射量极低(约0.1~1mSv),相当于自然环境中几个月的本底辐射。
相比异物窒息的危险,权衡利弊,CT的辐射风险可忽略。医生在检查时候会遵从 ALARA原则(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最低有效辐射剂量+最短扫描时间。
记住:当宝宝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时,CT是救命检查!辐射风险远小于异物窒息的危险!
4、怎么预防气管异物?
不给5岁以下宝宝吃整颗坚果、果冻、爆米花葡萄等高风险食物,玩具零件直径最好>3cm,并且定期检查玩具,丢弃小零件,吃饭时保持安静,勿跑跳,不逗笑不追喂,即“三不三要原则”:不喂高危食物,不给小零件玩具,不许进食时嬉闹;要切碎食物,要检查玩具,要看护全程。
5、发现异物后怎么办?
紧急处置:1岁以上:海姆立克急救;1岁以下:拍背压胸法(头低脚高拍肩胛骨)
立刻就医:记住,即使咳嗽停止也可能有残留异物!宝宝突然呛咳或停止呛咳≠没事了!及时就医能避免肺损伤甚至窒息风险!
CT是揪出气管异物的“神探”!能快速精准定位异物。若孩子突发呛咳、呼吸困难,务必及时就医,切勿盲目用手掏!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