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女子产后突发抽搐险丧命!医生:孕产妇当心这种“隐形杀手”

河南健康网 2025-04-282160

  近日,22岁的杨女士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产后十余天,杨女士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家人紧急将她送往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结果提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经过抗血栓、控制抽搐等治疗,杨女士抽搐症状仍在加重,家属来到郑州人民医院。

  危机解除

  经过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付胜奇、神经内五科主任张莉峰、介入医学科副主任刘磊、神经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杜家琇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后,考虑杨女士为脑内血栓负荷重,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有限,专家团队果断急诊进行“超选择脑静脉系统血栓取出术、脑静脉窦溶栓术”。

  术中取出大量暗红色血栓,术后静脉再通良好。同时,针对杨女士“产妇”这一特殊身份给予及时、安全、有效的抗癫痫方案。术后,在神经重症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杨女士意识逐渐好转,未再出现抽搐,危机得以解除。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什么疾病?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杜家琇介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它是因为脑静脉窦内形成血栓导致静脉窦闭塞脑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进而引起脑组织淤血肿胀、脑细胞变性坏死,脑脊液吸收减少,最终导致颅内压增高,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是什么?

  感染性因素

  面部危险三角区(上唇至鼻尖)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以及中耳炎、乳突炎等,病菌可能逆行进入脑内静脉系统,引发血栓。

  非感染性因素

  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口服避孕药,以及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血流动力学异常:脱水、休克、全身衰竭等状态会导致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影响凝血机制,诱发血栓。

  特殊人群

  孕妇和产妇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孕期及产褥期女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如失血、出汗、脱水等,易导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从而促使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

  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通常是持续性或发作性加重的全头痛,这是由于静脉窦内血流受阻导致颅内压升高所致。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其他表现,如恶心、呕吐(多为喷射性)以及视乳头水肿。

  部分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比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感觉异常等,这是由于血栓影响脑组织供血,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可能出现癫痫发作,甚至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需要注意的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症状表现因人而异,且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来源:郑州人民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河南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