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哮喘防治新指南|河南省人民医院赵丽敏参与编写

张晓华    2025-03-2829903

  日前,一部重要的医学指南——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一经发布,便备受关注。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编撰,通过深入审阅和整合近年来哮喘领域的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成果,明确了更高标准的哮喘治疗目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编写组16名专家中,唯一一名河南专家为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气道病亚专科主任赵丽敏。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全球逐年增加,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有效的临床管理路径,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曾在2003、2008、2016、2020年4次修订我国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作为指导性文件大力推动了我国的哮喘防治工作。

  本次修订补充了哮喘诊断路径,更新了临床分期、分级,对哮喘的评估、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处理、重度哮喘、不典型哮喘、哮喘管理原则等方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作出了相应调整,并整理出34条推荐意见。指南的更新为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知和水平提供了最新指导。

  作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此次指南修订编写中,赵丽敏重点负责哮喘急性期处理相关内容。哮喘急性发作时,症状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或迅速加重,危及生命。哮喘反复急性发作可导致气道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进展为重度哮喘。避免接触诱因早期识别具有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药物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赵丽敏通过整合全球循证证据和多项多中心研究数据,优化了哮喘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和治疗方案,新增“高危人群”因素(如合并肺炎、糖尿病和心律失常等),明确了哮喘症状频次增多的意义,增加了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评估,患者出院后的评估和随诊注意事项等,就哮喘发作的处理给出全流程规范。

  从事支气管哮喘临床诊疗20多年来,赵丽敏带领团队创建了重度哮喘的精准靶向治疗方案,显著提升哮喘的控制率。临床诊疗中,她注重患者的病史特征,如夜间症状和诱发因素等,联合检测肺功能、嗜酸粒细胞、IgE与FeNO等,对哮喘进行精准的表型/內型分层,同时系统性筛查共病(胃食管反流、上气道综合征等),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9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

  早在2009年,河南第一家支气管哮喘专病门诊就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揭牌。去年,河南省人民医院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河南省唯一的省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技术牵头单位,负责统筹全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的防治工作,进一步确立了河南省人民医院在哮喘诊疗领域的全省领先地位。

  作者:河南省人民医院张晓华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