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三附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胎龄24周4胞胎中2名超早产儿
不离不弃,日夜坚守
终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近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经过全科医护人员3个多月夜以继日的精心救治与悉心护理,两名胎龄24周的超早产儿(四胞胎中存活的两例)突破重重难关救治成功,顺利出院。
2024年11月4日,紧急的电话铃声响起,产科传来消息,胎龄24周的四胞胎患儿即将诞生。科主任董慧芳立即调动全科力量,综合部署抢救单元迎接四名超早产儿的到来。
四个宝宝出生后,早已守候在产房的多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新生儿复苏、气管插管,在转运暖箱中陆续转运至新生儿科。他们出生体重最大的660g,最小的仅有430g。遗憾的是宝三、宝四因多器官发育不成熟,出生后3天便不幸夭折,幸存的宝一、宝二也岌岌可危、命悬一线。面对着两个仅有巴掌大小的脆弱生命和殷殷期盼的家长,医护人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医学界在超早产儿救治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国际范围内尚无胎龄<25周的四胞胎存活的病例报道。相较于单胎,四胞胎救治面临多重指数级挑战。危急时刻,科主任和护士长率领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医生、护士组成医疗团队,为宝宝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静疗护士在细如发丝的血管中置入PICC导管,专人维护,给宝宝建立了安全、有效用药的生命通道。宝宝每一次的病情变化都让医护人员心惊胆颤、忧心忡忡,每一点点的进步能让他们欣喜不已。
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宝宝们终于闯过了呼吸衰竭、颅内出血、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等重重难关,病情逐渐好转,体重稳步增长,各项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顺利撤离呼吸机并逐渐停氧,从微量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喂养,宝二生后107天体重增长至2.46kg,宝一生后126天体重增长至2.85kg,均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出院。

新生儿科全体人员不离不弃,陪伴一个个命悬一线的脆弱生命不断地创造奇迹。看到宝宝顺利出院时家长热泪盈眶,听到他们一声声的感谢,医护人员不分昼夜的守护是值得的。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
相关文章
- 南宁理工学院学子三下乡 乡村振兴开新篇 文旅扶贫结硕果
- 三声部民歌里的坚守与传承——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
- 关节痛,迈不开腿,开封市中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助您科学减重!
- 全国颈性眩晕专题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 多学科专家共话颈性眩晕诊疗新进展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如何吃出健康 餐盘里面有答案
- 护理引领科普 健康点亮生活 | 河南省肿瘤医院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精彩启幕
- “黄金3分钟”跑赢死神,他们抢回了一条命
- 上下个楼大腿根老被“卡一下”又疼又酸,这是咋了嘛?
- 数智技术赋能髋关节翻修,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人工关节翻修科成功开展巨大骨缺损翻修术
- 第二届中国骨科教育大会骨科机器人技术全国推广活动周(郑州站)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