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家长这样做!让“来自星星的TA”不再孤单

刘娜 马清玲    2025-04-03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25351 【查看证书】

  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星星的孩子”的内心世界,来一探究竟。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不爱与外界接触,犹如天上星星一样独自闪烁,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

  

  妇幼健康科普

  一、孤独症是什么?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以持续的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缺陷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目前,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

  

  二、孤独症的表现

  01.社交能力缺陷

  孤独症儿童通常很难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回避目光接触,不看人;不爱与他人玩耍、互动,或以推搡、搂抱等不恰当的方式互动;大部分孤独症儿童不会说话或说话晚,也不会使用手势、表情、不同的语调等其他非语言形式的交流,不能理解幽默、玩笑等背后含义。

  02.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儿童往往兴趣范围狭窄,只会对特定的物品或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例如旋转的物品、重复开门或只吃少数几种食品等。

  03.智力发育迟滞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迟滞。

  三、打破刻板印象

  提到孤独症,大部分人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沉默寡言,沉浸于自己世界中的儿童形象,但真实的孤独症儿童形象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因为有一批孤独症儿童不仅不沉默,话还格外的多。有些“社牛”儿童讲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滔滔不绝,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难以参与正常社交活动。比如,说话声调、表情不像正常孩子一样丰富;无法理解他人心里的想法和感受;过分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只说自己想说的,哪怕对方明显表现出没兴趣听,依然不管不顾地讲述,存在明显的社会沟通障碍。

  四、如何让"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单?

  01.把家变成 “安全岛”

  家长布置患儿的房间,应尽量以蓝色、绿色、灰色为基调,避免采取红色、紫色、粉色等比较鲜艳的颜色,布置个“彩虹帐篷”,放上软垫、熟悉的毛绒玩具;准备 “感官百宝袋”,软毛刷、压力球、降噪耳机;当孩子情绪 “打雷”时,轻轻哼唱他熟悉的儿歌。这样更能使“星星的孩子”保持情绪稳定,感到放松。 

  02.“慢镜头”走进孩子的世界

  孤独症患儿存在严重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呼唤患儿或者与患儿互动,都很难引起患儿的注意力,家长可以通过夸张的表情,或者是加大音量等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使用孩子喜欢的小物品当做引导,比如将物品放置面前引导孩子关注,从而进一步的互动。试试和孩子保持视线平行,轻声细语说话(比如蹲下来);像看慢电影一样观察孩子:他盯着转动的风扇时,可能正在享受光影的舞蹈;模仿孩子的小动作,就像在说: “我懂你的快乐”。

  03.给语言加点“彩虹糖”

  针对患儿语言训练方面,要建立在患儿的注意力训练之上,待患儿注意到某些物品时,家长可以多重复物品的名字,训练语句时,应尽量保持句子简短,并多重复几遍。当孩子指着饼干时,帮他说出心声:“想要饼干呀!”;把指令变成选择题:“先洗手还是先擦桌子?”;试试“笨笨的”错误示范:故意把鞋子戴在手上,等孩子纠正你。

  04.把生活变成“游戏”

  多安排一些亲子游戏时间,家长要与孤独症患儿共同参与,比如小蚂蚁爬行游戏,或兔子单腿蹦游戏;小蚂蚁爬行游戏主要是用手指模仿小蚂蚁,然后沿着身体爬行,爬到哪个部位就大声说出名字;在兔子单腿蹦游戏中,家长可以拿一个孩子喜欢的物品作为终点奖励,鼓励孩子单腿蹦,到终点后给其奖励。

  05.爱要 “看得见”

  发明家庭“拥抱密码”:轻轻拍三下肩膀代表“我爱你”;把夸奖变成“实物奖状”:贴纸墙、点赞瓶;每天至少一次“阳光时刻”:哪怕只是并肩看云朵飘过。

  06.寻求专业帮助

  家庭支持有利于患儿症状改善,但确诊患儿也需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他们的确显得要比正常儿童更加迟钝、不善交流,但他们同样渴望被接纳、被理解,所以,在与孤独症儿童交流时,我们更应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尊重、包容和关爱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帮助他们逐渐融入社会,享受正常生活。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