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意外坠楼,5岁男孩的“重生”之路

唐国皓    2025-04-10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16944

  2025年春节前夕,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5岁半的西西(化名)。这个活泼的小朋友,本该在幼儿园嬉笑奔跑,因一场意外从高处坠落,陷入深度昏迷,在当地医院抢救治疗13天后病情相对稳定,带着外院转运时的监护仪与氧气导管,像一只折翼的蝴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入院时,西西被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骨折及肺炎等多发问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仅6分,改良的昏迷恢复量表(CRS-R)仅2分,意识障碍也是重型,这让整个病房的空气都变得凝重。

  但康复医学科团队没有放弃,在河南省儿童康复医院院长朱登纳、副院长熊华春的指导下,副主任医师唐国皓、张广宇、主治医师杨永辉及陈功勋等各司其职,积极展开了救治。

  小儿呼吸内科、骨科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为西西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诊疗促醒方案:积极抗感染治疗,明确诊断臂丛神经损伤及营养神经治疗,促醒药物及康复治疗,康复师每日多次床旁的四肢关节活动度训练及推拿按摩治疗防止肌肉萎缩,高压氧舱激活脑细胞,迷走神经电刺激及三叉神经电刺激唤醒沉睡的中枢,中医灸法等疗法疏通经络。

  春节期间,多位值班医师及护士们轮班调整治疗方案,改善营养状况,妈妈含着泪在西西耳边一遍遍轻唤:“宝贝,赶快醒来我们回家好不好?”

  第3天氧饱和稳定,第8天体温稳定,第10天早晨,西西睁开了眼睛;第18天,西西坐了起来,第20天,一声带着哭腔的“妈妈”让整个病房的人喜极而泣……接下来的日子见证着更多奇迹:从靠坐、扶站到颤巍巍迈出第一步,从单字发音到完整背诵《弟子规》,这个曾被判定可能成为“植物人状态”的孩子,在元宵节过后,西西拿着小哪吒气球走出了医院大门。

 

  “是你们把春天还给了我的孩子。”西西妈妈哽咽的话语,道出对儿童康复科全体医护的心声。这里没有冰冷的仪器,有的是24小时动态评估的严谨、个性化康复方案的精心设计,以及对生命永不放弃的信念。从昏迷促醒到运动重建,从吞咽训练到认知干预,以儿童发育学为基石,用康复医学创造希望。

   

  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蕾,即便经历风霜,只要给予科学的照护与足够的时间,生命终将绽放奇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始终以爱为翼,守护童心,用爱与呵护让折翼的天使重新拥抱蓝天。

来源:郑大三附院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