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不同命!3 大救命法则,医生只悄悄告诉这些人
妇幼健康科普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新药应用于临床,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越来越高,但是,在临床中也发现,很多患者也有疑问:同是乳腺癌,预后为何大不同?
提高治愈率,做好这三点是关键!
一、早筛查、早诊治
乳腺癌分期通常采用 TNM 分期,TNM 分期是将肿瘤大小、侵犯邻近淋巴结的程度和是否有远处转移三者结合的分期系统,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乳腺癌分为五期 :0、Ⅰ、Ⅱ、Ⅲ和Ⅳ期乳腺癌。分期越高,程度越严重,可能预后越差。下面说重点:

0 期乳腺癌指的是非浸润性的乳腺癌,也就是原位癌,一般通过外科手术和内分泌治疗就能够达到治愈。
I-Ⅱ期乳腺癌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肿瘤较小,部分患者可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转移。在规范治疗的情况下,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Ⅲ期乳腺癌,肿瘤负荷较大,往往有腋淋巴结转移,治疗提倡术前新辅助治疗以达到缩小肿瘤的目的,再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根据ypTNM 分期预测预后,指导辅助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Ⅳ期乳腺癌为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已经不能治愈,治疗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我们可以看出,乳腺癌发现越早期,治愈率也就越高,因此,早诊早治,是提高预后的关键之一!
二、良好的依从性能够提高治愈率
他莫昔芬、阿那曲唑、来曲唑、“肚皮针”,卡培他滨、一年17次的靶向、吃2年的瑞波西利、阿贝西利,“护骨针”——这些对于乳腺癌患者耳熟能详的字眼,其实隐藏了不复发的“秘诀”。
坚持5-10年的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利用药物抑制雌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从而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根据复发风险的不同,需要吃内分泌治疗药物5-10年,绝经前的女性患者,“肚皮针”需要用5年左右。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微,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因此,建议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务必坚持好吃药,吃够疗程。这是预防复方的关键。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药物,靶向药物使用周期较长,往往有白细胞低下等血液学毒性,因此,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副作用,坚持治疗。
三、定期随访和复查
乳腺癌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定期复查能够帮助患者了解长期治疗中身体的状况和有无复发的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1)乳腺癌患者术后复查频率:
乳腺癌复查时间一般为:2 年以内,每 3 个月 1 次;2-5 年,每半年 1 次;5 年以上,每年 1 次。
(2)如果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不明原因的腰背部疼痛、咳嗽、消瘦、低热等,手术区域出现硬块、皮肤出现结节等症状时,即使不到复查时间,也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随着乳腺癌研究的逐步深入,现今乳腺癌的治疗已经迈入个体化治疗的精准医学时代,有早诊早治的意识,做好规范化的治疗,良好的依从性,定期复查,就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来源: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