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掉大肚腩,享“瘦”新生活!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多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肥胖症的流行趋势在不断扩大。
中医对肥胖的认知:
很多人觉得肥胖是一个近代病,其实古已有之。中医认为肥胖症多是因为过食肥甘、年老体弱、脾虚失运,以至于气血失调、痰瘀互阻,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衡引发肥胖。
什么是中医体重管理:
中医体重管理是以中医治疗为首选,中西医并重的体重管理办法,中医疗法全面介入运动、饮食、行为认知干预疗法。
基础治疗:
1.饮食方面
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并提供个体化的中式均衡营养餐,帮助肥胖患者筛选减重食物,进行饮食控制,改变对减重饮食的错误认知。
2.运动方面
教授中医养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等;教授运动方案,提供高效有氧运动模式。
中医治疗:
1.微针针刺
微针针刺是通过微小的银针针刺部分穴位,刺激特定的俞穴达到调节内分泌、减重的目的。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多会选择脾经及胃经的穴位。
2.耳针
耳针或耳穴压豆是指用针刺或压豆方法刺激耳廓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耳针或耳穴压豆在中医减重中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通过耳针的治疗达到调节内分泌、改善身体新陈代谢、增加饱腹感等作用。
3.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指在穴位放置一个微小的治疗线体,通过线体长时间刺激穴位,达到长效针灸的效果,更有效地产生治疗作用。此法非手术治疗,无需麻药及切口,痛苦小,作用时间长,所埋线体在人体内会渐渐分解吸收,无副作用,在减重方面效果明显。
4.艾灸疗法
艾灸就是通过以艾绒制成的各种灸材为治疗工具,通过点燃后的热量,靠近或接近病变部位或穴位,刺激局部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一些虚性肥胖的患者,可以选择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振奋阳气,帮助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
中药治疗:
中药对于体重控制的效果也很好,总体来说可分为以下4种证型:
1.脾虚湿阻证。症见:肥胖、浮肿、头胀、肢体困重、懒言少动、腹满、口淡纳差、尿少、舌淡红、苔白腻、脉缓。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推荐处方:参苓白术散。
2.胃肠实热证。症见: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泄胃热、通腑泄浊。推荐处方:佩连麻黄汤。
3.肝郁气滞证。症见: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女性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暗红、苔白或薄腻、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化痰。推荐处方:逍遥散。
4.脾肾阳虚证。症见:肥胖、虚浮肿胀、畏寒、疲乏无力、腰酸腿软、腹胀痞满、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水。推荐处方:真武汤加减。
中医体重管理是通过多种方法来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种全面干预方法,具有健康减重、安全有效、不易反弹、效果持久的优势。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国医苑中医综合内科门诊每周五由内分泌代谢科中医师坐诊,有减重需求的朋友们可以来国医苑中医内科诊室体验中医减重的魅力。
专家小传
贾琳 硕士研究生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师从河南省名中医冯志海教授,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广东省中医院进修学习,对内分泌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针灸治疗有独特专长。
参加省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市级课题1项,发表期刊论文3篇。
擅长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擅长针灸治疗肥胖、失眠、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月经病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擅长运用中药汤药对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进行调理。
坐诊时间:每周三全天
来源: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