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七旬老人髋关节疼痛查出癌症!前列腺癌这个“沉默杀手”必须警惕

河南健康网 2025-04-242318

  70岁的张先生是洛阳的一位退休教师,半年前开始感到右侧髋关节隐隐作痛,起初以为是老年性关节炎,自行服用止痛药后稍有缓解。然而三个月后,疼痛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经常被痛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在当地骨科医院,X光检查显示右侧股骨头密度不均,MRI提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医生建议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常规检查中,检验科医生发现张先生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高达85ng/ml(正常值<4ng/ml),立即提醒主治医师。

  这一异常结果引起了医疗团队的警觉。随后的全身骨扫描显示,不仅右侧髋关节,张先生的骨盆、腰椎和胸椎多处都存在异常放射性浓聚。

  考虑到患者情况特殊,随即将张先生转诊至河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经过系统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前列腺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移。PET-CT进一步证实了前列腺原发肿瘤和多处骨转移灶。

  河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靖指出,“约15%的前列腺癌患者以骨转移为首发表现,这类患者往往原发灶症状不明显,容易误诊为单纯的骨科疾病。”

  前列腺癌为何被称为“隐形杀手”?

  前列腺癌的隐匿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解剖位置隐蔽

  前列腺位于盆腔深部,体积较小,早期肿瘤难以通过常规体检发现;

  症状不明显

  早期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包括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

  生长相对缓慢

  部分前列腺癌进展较慢,患者适应了逐渐加重的症状。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仅约30%为局限期,70%已属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这与欧美国家90%以上的早期诊断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主要源于我国筛查体系不完善和公众认知不足。

  骨转移: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临床上,我们遇到太多以腰腿痛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李靖表示,“这些患者往往辗转于骨科、康复科,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前列腺癌具有特殊的“骨亲和性”,最容易转移到骨盆、脊柱和股骨近端等部位。骨转移可能引起以下不适症状:

  持续性疼痛

  夜间加重,活动后缓解不明显;

  病理性骨折

  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

  脊髓压迫

  表现为下肢无力、大小便障碍;

  高钙血症

  出现嗜睡、心律失常等症状。

  综合治疗:从控制到治愈

  即使发生骨转移,前列腺癌仍有多种有效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是基石,通过药物抑制雄激素分泌或阻断其作用。新一代药物如阿比特龙、恩扎卢胺等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针对骨转移的治疗包括:

  骨保护药物

  建议使用唑来膦酸等药物,可有效预防和减少骨转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放射性核素治疗

  如镭-223,精准杀伤转移灶;

  局部放疗

  缓解疼痛,预防骨折。

  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生活与定期筛查

  李靖指出,PSA(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筛查的核心手段。当PSA结果异常时,需结合直肠指检、多参数MRI和靶向穿刺活检进行诊断,并通过骨扫描或PET-CT等全身评估明确分期。他特别强调,约25%前列腺癌患者PSA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因此临床诊断不能仅依赖PSA指标排除。

  在预防方面,李靖建议:

  PSA检测

  50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测一次,高危人群从45岁开始;

  饮食调整

  多食用番茄、西兰花、鱼类等;

  适度运动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控制体重

  BMI保持在18.5-24之间;

  戒烟限酒

  吸烟显著增加恶性程度。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编辑:刘斐斐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