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逆转|九年血糖过山车,终迎逆转!时女士的“甜蜜逆袭”之旅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说“生活需要加点糖”。可一旦这份甜蜜过量,便会转化成身体的负担,成为我们难以摆脱的“魔咒”。对于时女士而言,这份甜蜜的负担尤为沉重,就像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她的自由和快乐。然而,也正是这份沉重与艰难,激发了时女士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她开启了自己的“甜蜜逆袭”之旅。
甜蜜的“陷阱”:
血糖的“过山车”之旅
时女士曾经钟爱甜食,认为那入口的甘甜,能瞬间点亮心情,驱散所有的阴霾。然而,这份对甜食的热爱,却在不知不觉中,为她的健康埋下了隐患。2015年的一次体检中,时女士被检出空腹血糖值悄然攀升至7mmol/L的警戒线。这一结果,仿佛是命运的隐喻,拉开了她与糖尿病长达九年的漫长战役。
起初,时女士像大多数早期患者一样,选择了“管住嘴、迈开腿”的佛系控糖法。然而,血糖值却像顽皮的孩童,时而飙升,时而回落。在2024年1月的体检中,时女士的空腹血糖更是达到了14mmol/L的高峰,被确诊为糖尿病。确诊后,她遵照医嘱开始服用降糖药物,但血糖下降并不明显,症状也未得到明显改善。
2024年3月底,时女士自测空腹血糖9mmol/L,伴随而来的口干多饮、乏力症状加重,还出现了口苦、头晕、双眼视物模糊、四肢末端麻木症状,彻底打破了她对控糖的侥幸心理。
逆转的曙光:
中西医结合“破局”
时女士不敢耽误,立即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国家区域(华中)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寻求治疗。入院后,测得其身高154cm,体重65kg,BMI指数高达27.4kg/㎡,空腹血糖10.11mmol/L,餐后2h血糖19.3mmol/L,血压也达到了170/90mmHg。这场持续九年的“糖界风云”,终于迎来了医院系统治疗的全面介入。

2024年3月26日
时女士的胰岛功能检测结果
2024年3月26日时女士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内分泌五病区主任周克飞通过四诊合参,将时女士的病情辨病为“上消病”,辨证为“肝郁脾虚兼瘀证”,并为其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院内制剂、汤剂联合治疗,配合中医特色疗法调体,同时严格把控饮食运动。这不仅是药物的治疗,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重塑。
甜蜜“逆袭”:
血糖的“平稳着陆”
服药第14天,时女士的空腹血糖降至6.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9.8mmol/L,口干、口苦、乏力、头晕等症状明显改善。周主任嘱咐她停用中药汤剂,继续服用糖尿康片、黄连降浊丸。
6个月后(2024年9月20日)复查,时女士的血糖指标持续向好。周主任为其制定了阶梯减药方案,同时继续强调饮食运动的重要性。

2024年9月20日时女士的胰岛功能检测结果

2024年9月20日时女士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治疗7个月后(2024年11月),时女士彻底停用降糖药物,但依然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停药期间,时女士定期将血糖监测结果发送给周主任,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2025年2月6日时女士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停药3个月后(2025年2月6日)复查,时女士的空腹血糖为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达到了逆转标准。不仅如此,她的血压也在治疗后恢复正常,从最初的170/90mmHg降至125/80mmHg,如今维持在130/80mmHg以内。
健康生活:
甜蜜的“新起点”
截至目前,时女士已经停药3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她身心舒畅,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重新回归了健康而平静的生活状态。期间,周克飞主任始终密切关注着她的康复情况,定期进行回访。周主任不仅耐心、细致地解答时女士在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各种疑问,还指导她间断性地口服中药茶饮,帮助她养护自身的正气,进一步巩固康复成果。
时女士的故事,不仅是她个人的“甜蜜逆袭”,更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智慧的完美结合。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糖尿病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治疗、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坚定的信念,我们完全有可能逆转糖尿病的进程,重新拥抱健康的生活,开启属于自己的“甜蜜新起点”!
专家介绍

周克飞 内分泌五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开封市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品,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胃肠病变、糖尿病肾病、甲状腺疾病及内科杂症。
坐诊时间:周一、 周六、周日上午
坐诊地点:北院B区240诊室
联系电话:18568687621
来源: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科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