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失语、吞咽困难!床旁康复为宝贝点亮希望
六年前,尚在襁褓中的布布(化名),在新生儿筛查时被发现代谢指标异常,随后经基因检测,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MUT型”。幸运的是,布布的生长发育状况较为稳定,各项表现与正常孩子差别不大,家长一直悉心照料。
直至2个月前,家人发现布布好像没什么精神,还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赶到当地医院,随后布布病情愈发严重,不仅咳嗽不止,还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一家人似乎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片刻不敢耽搁,驱车赶往河南省儿童医院,入住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经过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明确了布布体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这与甲基丙二酸血症急性发作密切相关。受此影响,布布出现了吞咽困难、失语、肌张力障碍等代谢性脑病症状。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学科主任卫海燕、门诊主任陈永兴带领团队迅速展开全力救治,经过一番努力,孩子病情逐渐趋于稳定。但此时,她仍面临着失语、四肢肢体功能障碍、感知觉异常、肌肉颤动、吞咽困难等诸多难题。
为帮助布布重新找回正常生活的能力,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迅速与康复中心东区门诊取得联系,决定给予床旁康复。
河南省儿童医院执行副院长、康复中心主任尚清高度重视布布的康复工作,来到病床前指导治疗方案。康复中心东区门诊主任马彩云带领团队,深入剖析布布的病情,全面分析其未来疾病发展趋势,迅速展开床旁康复治疗。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团队通过音乐治疗、感知觉输入训练减轻患儿焦虑。重点通过四肢肢体功能训练及任务导向性训练,有针对性地提升肌力、提高运动功能。
同时针对布布的吞咽与语言障碍,康复团队运用口腔感知觉刺激、吞咽反射促进技术,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仪,全方位改善她的吞咽功能,逐步找回语言能力。
经过康复团队的不懈努力,布布成功拔掉了鼻饲管,能够自主进食,语言功能也恢复如初。如今,她可以完成独坐、四肢爬行、独跪等粗大运动,双手也能灵活操作镶嵌板、插木钉、穿木珠等精细动作,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出院时,布布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马彩云介绍:“康复团队也将持续对布布进行随访,根据实际状态给予专业指导与帮助,助力其全方位康复,能顺利融入生活,健康快乐地长大。”
专家简介

尚清
主任医师
河南省儿童医院执行副院长、康复中心学科主任
擅长:
小儿脑损伤、肌张力异常、脑性瘫痪、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孤独症、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各种发育迟缓(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异常姿势(斜颈,膝内、外翻,足内、外翻,足尖旋内、旋外等)、脑炎及脑外伤后遗症、臂丛神经损伤等神经伤残疾病的诊断及康复治疗工作。尤其擅长用听乐及前庭激活疗法治疗儿童感知觉调节障碍。
坐诊时间:
郑东院区门诊4楼C区 周二
马彩云
主任医师
康复中心副主任兼门诊床旁治疗科主任

擅长:
运动障碍(脑瘫、脑炎或脑外伤后、周围神经病、臂丛神经麻痹、SMA、DMD等),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语迟、构音障碍、口吃、失语、听觉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重症康复(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流涎等)、发育迟滞(遗传代谢病、基因异常),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异常姿势(膝、足内外翻及内外旋、斜颈、脊柱侧弯),学习技能发育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等康复评定、诊疗,脑损伤高危儿家庭康复指导及随访管理。尤其擅长各类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及早期康复介入评估治疗。
坐诊时间:
郑东院区门诊4楼C区 周一上午、周三全天
东三街院区门诊3楼康复医学科门诊 周五上午
南院区 单月周四全天
来源:河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王净丽 审核: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