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 科普视频

科普视频

三伏天气血双补正当时 看如何养出充沛气血

2024-07-304276
烈日炎炎的三伏天,高温夹杂着暴雨带来的潮湿常常让人们感到疲惫不堪。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这种不适感可能更为明显和强烈。

  烈日炎炎的三伏天,高温夹杂着暴雨带来的潮湿常常让人们感到疲惫不堪。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这种不适感可能更为明显和强烈。近日,#三伏天气血不足最直观的感受#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朋友反馈:昔日轻松的五公里跑,如今跑几步都气喘吁吁;出门雨滴汗,坐着冒虚汗;一动就出汗,一开空调就觉得冷,空调只能开28度;爬楼梯都费劲,每天无精打采,疲惫懒散……这些不适背后,正是体内气血消耗太多发出的警告信号。三伏时节,应该怎么调理气血?今天,河南健康网邀请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莉莉为如何“养”出充沛气血支招。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虚血亏?

  如果有以下头晕、头痛; 心慌、心跳过速; 乏力、疲劳; 面色苍白或萎黄;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小心气血虚亏。

  日常哪些行为在损耗气血?

  1. 出汗增多。汗为心之液,流太多汗会损伤阴血,耗损心气。夏季炎热,毛孔张开,气虚的人容易流汗,气也会随之外溢。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长时间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丢失过多。

  2. 过度贪凉。过度贪凉会损害脾胃功能,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化,加倍耗损气血,导致气血双亏的情况。

  3. 生活作息不规律。如熬夜、过度劳累等,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导致气血不足。

  4. 负面情绪。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消耗大量的气血,加重气血不足的症状。

  长期气血不足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可能会给人体带来危害。

  1. 加速身体衰老。气血不足则身体得不到濡养,身体器官中的脏腑功能会下降,可能会加速身体的衰老,导致皮肤粗糙暗淡无光、毛发枯燥等衰老现象。

  2. 疲倦乏力。气血不足会让人感到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

  3. 女性月经不调。女性气血不足会直接影响月经健康问题,可能出现月经量少、色淡、闭经、精神疲倦、四肢乏力等不良症状。

  4. 孩子身体发育迟缓。身体的生长发育是离不开血液的滋养的,如果孩子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身体发育迟缓的情况。

  5. 失眠易怒。气血长期不足,有失眠多梦、心悸等情况,睡不好之后就会出现疲倦无力、精神萎靡的症状,故会导致精神状态变差、脾气暴躁、易怒等。

  三伏天如何“养”出充沛气血?

  三伏天是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期,此时补气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三伏天阳气最旺,人体阳气浮于表面,体表气血旺盛,内脏相对空虚,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疗效的发挥。此时调理气血,可以借助阳气升发,加速体内气血循环,增强脏腑功能,有效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1. 健脾养胃。饮食清淡,不吃生冷的食物。吃饭要简单有节制,不暴饮暴食。多吃益气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枸杞、桂圆、黄芪、当归等。这些食物富含铁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增强气血循环。

  推荐食谱:五红汤、红枣枸杞粥、当归羊肉汤、黄芪炖鸡汤等,既美味又滋补。

  2.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轻度运动方式,但切忌过度劳累和高温下剧烈运动。

  3.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思虑和情绪波动。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情志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气血的运行。

  4. 注意休息。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5. 排瘀化湿。通过中医外治,比如背部走罐、刮痧,艾灸等等。

  6. 养生粥。三豆粥(黑豆、绿豆、赤小豆)能起到解暑、清热、祛湿、补肾的功效。莲子百合粥,养心定神、润肺止咳。南瓜小米粥滋阴解毒、增强免疫力,脾胃虚弱者、食欲不振者都可食用。